jdl008

汤姆逊气体放电管实验(汤姆孙气体放电管讲解视频)

jdl008 放电管 2024-11-19 120浏览 0

1、首先,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是最早被公认发现电子的科学家1897年,他通过使用一个精密的气体放电管实验装置,在特定电场作用下,发现了带负电的微小粒子电子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进步,开启了物理学的新时代除了JJ汤姆逊,还有其他一些早期科学家也对电子的发现做出了贡献例;伦琴的X射线的发现使气体电离有了一种新方法,提供了对气体离子行为的一种新的洞察能力汤姆逊开始了那个方向的研究工作,这导致了对自由电子的研究 在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阴极射线的微粒性,测量了粒子的速度和荷质比汤姆逊在他的实验中使用的二个管子,射线从管中左边的阴极A发出,通过阳极B的一;Thomson,Joseph John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56~1940年英国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长1891年用法拉第管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研究他研究了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的偏转,作了比值em电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的测定,结果他从实验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他把电子看成原子的组成;进而他又试图检测出阴极射线运载的电荷,并且尝试了在阴极射线管中加垂直于射线的静电场,看射线是否在静电场作用下发生弯曲的实验结果,即没有测出电荷,也没发生射线的弯曲其实,赫兹的这些实验全是不成功的赫兹并不了解低压状态下气体导电机理的复杂性由于他的放电管的真空度还不够高,电场的;阴极射线是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阴极射线就是高速的电子流,有通过放射性元素β衰变时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这个电子被放射出来,这就是β射线普里克18011868,德国科学家1858年,发现阴极射线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什么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1年,英国。

2、1858年,德国的盖斯勒制成了低压气体放电管1859年,德国的普吕克尔利用盖斯勒管进行放电实验时看到了正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上产生出绿色的辉光1876年,德国的戈尔兹坦提出,玻璃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射线所引起的,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后来,对阴极射线的组成和性质以及这种射线所引起的;对原子是否存在的研究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某一项实验直接确定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还得从1858年说起,这一年德国物理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在研究低压真空管放电实验的时候发现,低压真空管阳极一端的玻璃壁上出现了绿色的辉光 低压放电管的结构很简单,里面有稀薄的气体,一端是阴极一端是阳极,各自;阴极射线是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1897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根据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电子,12年后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汤姆逊制作了一个类似于赫兹实验用的克鲁克斯管,把偏转金属板放在放电管内,金属板上加一个电压形成电场,当阴极射线通过电场时,没有观察到任何持续而稳定的偏转但细心的汤姆逊没有放过实验中出现的非常细微的异常现象他发现在金属板上外加电压的瞬间阴极射线出现短暂的偏转,然后很快地回到管壁标尺的。

汤姆逊气体放电管实验(汤姆孙气体放电管讲解视频)

3、关于你的问题可以通过相关网页检索可以获悉 约瑟夫·约翰·汤拇逊Thomson,Joseph John18561940,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1884年,28岁的汤姆逊在瑞利的推荐下,担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物理学教授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

4、如何成功地使阴极射线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偏转早在1893年,赫兹曾做过这种尝试,但失败了汤姆逊认为,赫兹的失败,主要在于真空度不够高,引起残余气体的电离,静电场建立不起来所致于是汤姆逊采用阴极射线管装置,通过提高放电管的真空度而取得了成功通过这个实验和提高放电管真空度,汤姆逊不仅使阴#x;公元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做傅科摆实验,证明地球自转公元1852年,英国科学家焦耳与威廉·汤姆逊发现气体焦耳-汤姆逊效应气体通过狭窄通道后突然膨胀引起温度变化公元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吕克尔在放电管中发现阴极射线公元1859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开创光谱分析,其后通过光谱分析发现铯铷等新元素。

5、汤姆逊作了许多实验他用金银铜镍等各种金属作阴极,他测量了不同阴极上射出的带电粒子,发现它们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都是一样的他又把不同的气体一氢气氧气氮气充到管内,阴极上射出的带电粒子的电荷和质量的比值还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管阴极射线是由那里产生的。

6、后来,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明一种新的高真空度气体放电管,通上高压电后,阴极发射出强烈的荧光,照射在阴极对面的玻璃壁上,如果在阴极和玻璃壁之间放置一个小叶轮,轮叶就会转动起来,说明这种射线具有热效应和动量这一现象引起英国科学家汤姆逊的浓厚兴趣1897年,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汤姆生 汤姆生应用磁性弯曲技术,从测定阴极射线束的曲率半径着手,推导出阴极射线的质荷比em,式中,e为电荷值,m为质量还证明了不论放电管中是什么气体,不管阴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质荷比都相同,说明这种荷电的微粒是原子的一部分于是汤姆生就提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粒子,玻璃发光。

汤姆逊气体放电管实验(汤姆孙气体放电管讲解视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汤姆逊气体放电管实验 的文章